学生在考古现场
映象网济源讯(记者 孙前进 通讯员 周天祥)近日,“第三届全国中学考古社交流年会”在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落下帷幕,济源市济水一中考古社斩获多项大奖,学校“济水情缘”考古社被评为“全国中学优秀考古社”,学校被评为“传统文化进校园全国优秀学校”,慎玉杰校长被授予2018-2019年度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全国优秀校长”荣誉称号。
社团学生认真听取老师讲解
本次年会由北京大学公众考古与艺术中心发起,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承办。会议以“考古文物、研学研究 、华夏文明、教育传承”为主题,探索文化遗产资源与中学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中国考古学培养了后备人才,探索考古遗产从学生延伸到家庭,从学校辐射到社会的传播,以增强全社会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自北京、澳门、吉林、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安徽、湖南、陕西、重庆、四川等地多所知名学校的师生代表共赴盛会。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棠湖外国语学校、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成都双流区考古队、双流区教育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等单位代表也参与了盛会。
社团学生认真听取老师讲解
近年来,济水一中积极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学生成长的沃土,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济水情缘”考古社作为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秉承“植根乡土、知行合一、与教育相结合、与社会共分享”的理念,立足本土,放眼全国,组建社团,制定章程,编写校本教材与活动课程纲要,组织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考古研究与综合实践活动,将考古、参观、写作、探究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推进了课程建设,弘扬了传统文化,取得累累硕果,培育了学生乡土意、爱国心、中华情,留住了乡愁,播下了小小考古学家梦想的种子。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传统文化、考古学和文化遗产在青少年中的教育和传播,承担着中国考古学的未来,承担着文化遗产事业的希望。济水一中考古社将会一如既往地开展传统文化研究活动,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中华遗产的保护者、中华文明的诠释者和中华文化的传播者。
(映象网济源新闻热线:133 0391 6111,投稿邮箱82651555@qq.com。映象网 “大象陪办”电话180 0371 9699)
4月29日上午,济源示范区政法委副书记郭兴林、济源法学会党组成员秘书长李为民在济源示范区司法局副局长李艳及律管科科长郭军的陪同下,来到河南愚公律师事务所进行调研,强调要不断深化法律服务工作改革,提升法律服务水平。
5月9日上午,济源市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就电子送达、网络公告送达以及加强失信曝光相关工作的情况等进行了公开说明。
“李老师,我的孩子居家学习期间成绩下滑明显,眼瞅着要中考,孩子很紧张,情绪低落,我也很焦虑,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尽快帮孩子调整状态?”5月8日上午,济源示范区沁园中学心理健康中心的李倩倩老师,接到了一名初三家长打来的心理求助电话。在倾听了家长的心声后,她首先安抚家长情绪,接着为家长分享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的方法。
“我以青春的名义庄严宣誓,不负父母期盼,不负恩师厚望,不负天赐自我,不负青春光华。我承诺……”5月4日上午10:00,济源沁园中学八年级的26个教学班里,学生们正高举右手,激情澎湃的许下自己的青春誓言。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济源沁园中学的学生在复学返校后,没有因疫情而阻挡住他们奋进的激情,也没有因口罩的佩戴而束缚他们努力的斗志!他们在疫情特殊期间,在沁园中学这个用爱用心用情滋养的沃土中,“疫”样美好,淬炼成长......
5月3日,济源示范区济水一中教育集团党员教师在济水大街和步行街的采血车上一边献血,一边备课,以特殊的方式迎接五四青年节,致敬最“美”青春。
“身体不适、头疼脑热、健康咨询、专业培训,有害物处理……有问题找防疫指导师赵医生,她的办法可多了。”近日,济源示范区济水一中教育集团校园多了一位“白衣战士”,她不仅为孩子们测体温,第一时间帮助排除疫情防控中的困惑,还义务为师生提供培训、健康咨询和防疫知识,用实际行动助力学校全面复学复课。
“同学们,请往东边的通道走,这里道宽人少......”5月1日,早上6:30,济源沁园中学疫情防控测温员李战兵老师站在校门口防护墩上,一边温馨地提醒着学生,一边熟练地做着疏导手势,有序组织学生入校测温。而石敬芬老师在人多的时候,还不断的吹哨警示学生,一定要保持安全距离。
为帮助民营企业克服当前困难,助力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河南愚公律师事务所近日深入民营企业扎实开展“法治体检”活动,受到了民营企业家们的广泛好评。
本着复学演练实战化,防控疫情精细化的指导思想,近日,济源市健康路小学开展了开学演练活动,以检验复学防控方案的可行性、防控设备的可靠性、复学流程的科学性,为学生全面复学做好准备。北海中心校有关领导观摩指导了复学演练活动。